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家乡风物】陆丰咸茶口齿留香
  • 2022-06-12 09:55
  • 【字体:    

○龙晓初

陆丰咸茶,民间别称擂茶、泡芝麻茶、泡米香茶和泡菜茶。是陆丰旧时民间群众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陆丰咸茶清香爽口,地方特色风味浓郁。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对于研究陆丰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曾几何时流传着一首《擂茶歌》:“牙砵擂茶响咧咧,正有客人到阮家。”“今日泡茶是乜泡?乌乌油麻地豆茶。”……陆丰咸茶由来已久,具有数百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闽南一带百姓大规模迁徙粤东,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陆丰咸茶就是他们南迁带入并流传至今的饮食习俗。陆丰人热情好客,只要来了客人,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会捧出那让你喝了还想喝的“擂咸茶”。这陆丰“擂咸茶”可是远近闻名,既反映了一方民俗风情,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咸茶是陆丰特色美食,擂茶美容养胃润肤,功效不亚于酸奶,而且是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在陆丰喝擂茶早已成为习俗,几乎家家户户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擂茶其色味、功效、制作方法,以及饮茶习俗等,无不让途经于此的人感受到古朴浓郁的擂茶文化。既可以作为饭后小吃小饮,也可做主食。

陆丰咸茶是当地百姓的日常食品,也是招待来客的必备佳品。擂茶的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交战,刘备的军队因当地久旱酷暑,致使瘟疫流行,将士们喝了当地的擂茶才治好了疫病,最终打了个大胜仗,擂茶也由此流传开来。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陆丰咸茶的内容自然也就更加高级化了。陆丰咸茶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社会,成为大众喜爱的风味小食。陆丰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专业咸茶馆,在夜宵摊、农家乐也到处可以喝到陆丰风味咸茶,凡是慕名而来的旅游人士,没有不喝一碗擂茶满足好奇心的。陆丰人热情,每当有客人来访,好客的主人给客人盛上一大碗,双手恭敬地递到客人手上。茶底醇厚、酥香可口、芳香四溢的热气,馋的客人直流口水。若有稀客来,还会一边喝擂茶,一边还摆上自制的茶食。

陆丰擂咸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主要制作工具是擂钵和茶槌。擂钵是内壁布满沟纹的特制陶盆,茶槌由坚硬的杂木制作而成,上细下粗,长短不一。茶槌长约2-3尺,一定须选用番石榴的枝干或油茶树干做成。制作时,先把花生、芝麻、茶叶等放进擂钵,再加入新鲜的艾叶、薄荷叶、生茶叶等配料。陆丰咸茶调制一般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从不插手。是陆丰妇女敬客的礼仪之一。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每当有客人上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要将炒米香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咸茶的碗里,然后热气腾腾地端给客人品吃。并不时殷勤地为客人一碗、两碗、三碗添上茶汤和米香等,硬劝你放开肚子吃。客人吃得愈多,主人愈高兴。别有一番情趣。擂茶时只见茶妇双手紧握擂棍,均匀用力,按顺时针方向擂,一圈一圈快速转动,那动作有点像舞蹈,擂钵在她们的操作下嗡嗡做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苦刺心、鸡屎藤等)。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可根据口味调和,加点盐,不用煮太久。有的一边喝擂茶,一边还摆上自制的茶食,如饺子、反沙地瓜、反沙芋、萝卜糕等。

陆丰咸茶主要有“饭茶”、“苦刺心茶”等两种饮食形式。其中“饭茶”流行于甲子镇以及湖东一带沿海地区。其制法是:将茶叶、芝麻、薄荷等陆续擂好冲上开水后,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绿豆等豆类及配料,放入爆米花,即成“饭茶”;“苦刺心茶”则盛行于东海镇,以长在该镇附近山区山坡、溪旁的一种叫“苦刺”的野生植物的鲜嫩芽心为主,放进擂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成浆冲入滚水,加上爆米花和炒过的花生米等佐料就可饮食。

陆丰咸茶中还有一个最高档次的品种,叫菜茶,又叫“起鼎茶”。家有喜事时,常常会叫上亲戚厝内七大姑八大姨厝边头尾等上门吃菜茶,菜茶盛行于蔬菜季节的秋末和春初,是把炒熟的菠菜、芥兰菜、包菜、芹菜、茼蒿、青蒜、香菜、荷兰豆、香菇和豆粉丝、豆腐枝、猪肉、腊味、虾米、墨脯、鱿脯、鲜蚝、鲜鲤鱼、鲜蚶肉等混合盛于碗里,泡上兼有鸡汤或猪骨汤的烧茶之后,再撒上爆米花、胡椒粉和炒过的花生米、比目鱼碎末,便成为最好的菜茶。

泡好的陆丰咸茶端上桌,浓郁的香气很快充满整个屋子。细品陆丰咸茶,这里有故土、乡情、血脉的情思。

【家乡风物】陆丰咸茶口齿留香 1,654,970,123,000 1d545eb51ca440eda60150caa0a2abe4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