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百姓故事】大学生返乡做新农村人
  • 2022-11-12 10:08
  • 【字体:    

生于1989年的罗金庭,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陆河县河口镇剑门村创业,创立了具客家文化意义的品牌一夫田。目前拥有生产基地近300亩,通过“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 电商”的模式,主动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以电商+ 直播销售模式带动电商扶贫消费,带领大家增收创收。

罗金庭曾助力2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带动剑门村及周边麦湖村子363名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多次荣获省级、市级荣誉。

返乡艰苦创业

陆河县系“中国青梅之乡”,产出的青梅酸脆爽口,品质上乘,但却常常因为销路不畅、包装低端、未形成品牌效应等出现滞销的情况。家乡青梅品种优良而销路却堵塞,这一困境激活罗金庭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回乡创业梦”。2015年底,罗金庭回到家乡创办青梅种植合作社,并成立了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的在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致富。

罗金庭说:“乡愁”是每个返乡创业者心里回家最坚定的声音。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情怀,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既能实现自己的归乡愿望,又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初回到河口镇剑门村,罗金庭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个大学生,居然回家创业?”闲言碎语冲击着罗金庭。在亲人、大学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下,罗金庭更加努力地去选品、学技术、跑市场……当有越来越多的人上门寻找合作,订单量进入了十单、五十单、高峰时一天2000单的跑道上,营业额也从一天几十元发展为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回到家乡5年后,大学生罗金庭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新农村人”。

创立一夫田品牌

打品牌,要有文化意识。据《周礼》记载:“有以夫授田者,一夫田百亩。”罗金庭及其创业团队在翻阅古籍后,公司最终取名为“一夫田”。“一夫田”在客家方言中,意为“一块田”,过去一块田就是农民所有的收入来源;“一夫田”不仅仅是生活物质的来源,更是生存的精神支柱,无论这夫田大小,都倾心耕耘,也代表着客家人朴实、担当、艰苦奋斗的特点。一夫田系列产品包装上都印着“屋家带来的”这句话,客家语意为“家里带来的”,传递从家里带来的土特产的寓意。巧用客家文化元素,使之嵌入到产品包装、品牌推广等各个环节, “一夫田”的包装设计获得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组织创新创意大赛总冠军及最佳创意作品奖。

一夫田代表陆河县参加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农产品展销会,广东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 汕尾市“红海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摘获了广东省“领头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三等立项资格、广东省新锐农产品品牌、汕尾市第三届“红海杯”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在发展青梅系列产品的同时,一夫田还经营香橼、绿壳土鸡蛋、咸鸭蛋、蜂蜜等产业,实施“公司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战略方针,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致力于打造具有家乡味的客家产业链。

在今年线下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罗金庭积极利用网络渠道,通过公司支部组织策划电商带货,直播日常营业额突破五十万元。

热心公益事业

罗金庭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致富的同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当地公益活动,如在去年陆河团县委、县妇联举办的“青春同心跟党走”爱心义卖活动,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陆河县“青春同心跟党走”爱心义卖活动中,一夫田将活动期间所获的销售利润2万余元全部用于帮助陆河县贫困青少年、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受到了各级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一夫田团队还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定期组织“青山绿水,一夫田——我的家园我美化!”公益活动,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百姓故事】大学生返乡做新农村人 1,668,190,132,000 2ae978aeba1341c3a86b43852531fa83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