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文史钩沉】乐善好施见真情——城区红草镇海头村传承好家风
  • 2023-03-26 08:52
  • 【字体:    

海头村属城区红草镇海梧村委辖下的一个自然村,于元末丙申年(公元1356年)建村。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出过多名在《海丰县志》上有记载的人物,以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为时人所赞颂。近日,记者前往该村探微。

该村曾出过在坊间影响甚大的巨富吴坦夫,外号“吴半县”。吴坦夫活动于明景泰至正德年间,其发迹史已不可详考,据说其全盛时期置有田地、山塘二十多万亩,相当于当时全县地亩一半,年收租合二十多万石。占有杨安、金锡都渔港和鱼塭数十口,拥有盐灶千户,大商船百艘。年缴纳税赋折白银十四万两,约占当时海丰县七都年纳税赋一半以上,遂有“吴半县”之称。吴坦夫好善乐施,经常响应官府号召捐款造桥筑路,拯救受灾百姓,被官府授予乡饮大宾的荣称。

吴坦夫的儿子吴子昌,因倡导修建表忠祠而入了县志。正德年间,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拯字朴庵者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纪念文天祥,章朴庵准其所请,并批示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办此事。据说,修建表忠祠所需费用大多为吴子昌所捐,这就可以一窥表忠祠始建于正德年间的端倪了。罗洪先《海丰县志》载:“表忠祠,在五坡岭,去县北三里,莲花峰下,面双桂山。深广各四十丈。正德十一年丙子,县学生吴子昌请于督学章公拯,祠祀宋丞相信国文山文先生,以从义僚属邹公沨、陈公龙复、刘公子俊、杜公浒、萧公明哲、张公唐、熊公桂、林公奇、吴公希奭、陈公子全、徐公榛、萧公资凡十二人附食。”

清乾隆《海丰县志》吴子昌传载:以岁贡授广西迁江训导,弃官养母。始为诸生时,见文庙祭器不备,白于当事,创竹笾、木豆、铜爵,悉如古制。又捐资倡建五坡之表忠祠。值岁饥,力请当道赈济,已仍出粟三千石助之,全活甚众。督院闻之,奖曰:“弃官养母,孝也;创祭器、建祠宇,义也;出粟救荒,仁也。允式多士。”吴子昌不单倡导兴建表忠祠,且在海丰发生饥荒时,捐出三千石粟救助灾民,乃当时官方树立的士人的法式典范。

到了明末,海头吴又出了个载入清乾隆《海丰县志》的吴昌祚。吴昌祚,字淑夫。幼稚颖敏,失所恃,哀毁如成人,事父以孝闻。既壮,父殁,痛瘠骨立。事伯兄如父,分产辄让其美,至老未尝一言之抗。弱冠补邑庠,丙子膺岁荐。捐金购宗祠,立赡儒,著宗规以训族人。丰自海氛炽,十年凡三大饥,祚多赈助,全活者众。前令李炫表式其门。年六十终,士论推为敦行砥操之君之。

由此可见,吴昌祚从小就以孝行闻名,与家族里的人相处和睦。明末海盗横行,给海陆丰人民造成极大伤害,乃至十年间发生三次饥荒,吴昌祚救济灾民,活下来的人很多。

清初,海头吴人吴文奎也入了清乾隆《海丰县志》:吴文奎,号木斋。少以孝闻、长游成均,蜚声艺苑。例授州司马。慨然抱济人利物之怀。康熙丙子丁丑,邑荐饥,设厂煮粥者三年,全活以数万计。越己丑海啸,贷常平谷散给种子,俾田禾淹没者得卒业,为还仓项而焚其劵。迨雍正四、五年间,邑复大歉,其家已无余资,犹设法勉力周赈如故,可谓乐善好施,始终不倦者矣。

说的是吴文奎秉承乐善好施的好家风,在康熙丙子丁丑年间连续发生饥荒时,曾连续三年搭棚煮粥救济灾民,救活的人数以万计。当康熙己丑年发生海啸时,他借贷官府的常平谷(常平仓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备荒储粮仓。常平仓里的储备粮称常平谷)。作为种子借给受灾户,使他们得以重新耕作、度过荒年。到了还仓粮的时候,他又焚烧了租户的借券,不用他们还了。到了雍正四、五年间,海丰又再度歉收,此时吴文奎家里也没有余粮了,但仍设法救济灾民如以前。真称得上“乐善好施、始终不倦”了。

康熙五十七年,海丰杨安都(今海丰梅陇、联安一带)发生特大海啸,家园被毁、淹死无数。此惨重灾难以“三个涌盖梅陇”的民谚沉淀在海陆丰民间记忆中。人类与大海的爱恨在持续,灾后重建自是题中之义。每一件大事的完成都集中了众人的力量,却往往以其代表人物命名。这一次,它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官方的叫林寅,民间的叫吴天石。

吴天石也是海头村人氏。清乾隆《海丰县志》载:“吴天石,字位陆。身列成均,性倜傥,素仗义。凡排难纷,皆所乐为。杨安海壆长二十余里,系一方保障。年久废坏,海水泛滥,漂没田庐。位陆倡首,呈明前县王,继又垦呈前县林申文督宪,捐题修筑,高广倍前。宪锡匾曰‘功在西畴’。十余年来咸潮不至,杨安丰收,皆壆力也。乾隆十三年,复修筑之。虽竭瘁经营,众均有力,而垦呈倡筑,实自位陆始。”

从这段记载可见,梅陇海墘原本有一条海壆长达二十余里,因年久废坏,才酿成“三个涌盖梅陇”的灾难。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无疑就是要重建这条海壆。重建海壆在当年是一宗超大型工程,没有官府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吴天石之功在于“首倡”,垦呈前后两任县令王增、林寅重建海壆,且自己带头捐款。

吴天石虽“身列成均”,是个读书人,却并无功名,他之所以能够建“首倡”之功,离不开其家族的声望。吴氏家族在梅陇淡水港亦有租田,部分吴氏后人迁居于此,在“三个涌盖梅陇”的也未能幸免,这可能也是激发吴位陆“首倡”的动力之一。吴位陆凭籍其家族影响,给当时的海丰县令王增打了一个请求重建海壆的报告。王增倒也给足了他的面子,向上级呈报了这个报告,要求增援。也是的,在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年代,想要在灾后的、狼藉的海滩上筑起一条坚固的海堤,谈何容易?凭海丰一县之力,显然很难办到。报告到了上级手里,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需多少钱?钱由谁出?等等好多问题需要逐一研究。这样,到了省里批准重建项目时,王增已调离了海丰,换了个福建沙溪举人出身的林寅知海丰县事。

林寅是个有情怀的地方官,因为主持新筑杨安壆永远被海陆丰人所感念,被请入海丰名宦祠。历史一再证明,为官的真心为百姓办事,百姓是忘不了他的。据说,由于林寅沟通有方,重建杨安海壆受到上级重视,时任两广总督鄂弥达曾亲临视察工程进度,看到“官亲督役、民竞赴功”的一幕,深为感动。雍正帝得知禀报,下旨赐匾额“清和时若”。

乾隆元年(1736年),“田主计税出钱,佃丁计户出力”,“官亲督役、民竞赴功”的杨安海壆告成,鄂尔达将其命名为“王壆”。王壆比原先的海壆更宽、更高、更牢固,让滩涂万顷化为良田,此后,杨安成为海丰的大粮仓,有“杨安熟、海丰足”的民谚。时至今日,梅陇平原的良田仍有三万余亩,出产的油粘米名闻遐迩。

除上述人物、故事外,海头村还有几件乐善好施的大事值得一提:

该村先人创设城仔渡,该渡位于旧时黄江出海口,江南为城仔头,江北为道山村,渡船沟通江南江北,方便行人商贾。此渡乃旧时代金锡都、兴贤都、杨安都互通的最主要水道。

明崇祯三年,县令周一敬拟凿南门湖,湖地本属海头吴家,海头吴家悉数捐出。

雍正年间,该村吴布鲁独立捐资修筑海城直达汕尾坎下城之官道。官道就地取材、石板为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填壑平高、裁弯取直,此乃海城通汕尾第一条官道,官赞民喜,有口皆碑,遗迹至今犹存。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文史钩沉】乐善好施见真情——城区红草镇海头村传承好家风 1,679,763,135,000 321d753eb8f84cc299d052126f00a765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