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教育 -- 教研
略谈中国山水画构图中的诗情词意
  • 2022-06-19 09:45
  • 【字体:    

○曾振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古诗的风花雪月里我们感受到变化无穷的四季风光,一帧帧唯美的四季风景图浮现脑海。每次在诵读描绘景色的古诗词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的风景画面正是一幅幅中国画的山水画卷,让人浮想联翩。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画自古以来就是一家,古代文人墨客无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在诗意中浮现画面,在画境里品味诗情,不但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化底蕴。画中藏诗,诗里描画,诗画同体能让中国山水画的表现魅力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山水画找找构图中的诗情词意。

一、构图中营造出诗情境界

作为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的山水画,以其有景有情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受到众多画家的青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独立自成一家,到唐代已完全成熟,是中国画系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中国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格的“境界”的追求。意境之于山水画,犹如树之枝花之骨,树无枝叉则无挺拔舒展的精神,花无茎骨则无柔婉自如的美感,意境不开,山水画也只能是物象的复制,无法寄托画家的情感理念。谢赫在《画品》中提到中国画有“六法”:1.气韵生动 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其中第5点说的“经营位置”就是意境的开创。显而易见,在创作中国画之时须经过缜密思考,好好的“经营”画面中各构成元素的“位置”,通过合理安排,体现组合、穿插、疏密、呼应等构图位置才能营造山水的意境。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的意识,构图的作用必不可少。“凡书画当观韵”诗画一体的提法,为绘画带来文本意义,有点画龙点睛的意味,从此,诗书画结合的形式就成了一种很特别的绘画形式。

二、构图中体现出“画为无声诗”的蕴味

中国艺术在审美的主客观关系上不过分强调感官刺激和理性概念,更强调主客观的和谐交融,这与审美要求和民族个性有关,于浑厚、笃实、旷达、温良、和谐、德性、善化……审美方式较习惯于细细品读,潜移默化地体会个中情致,看画悦目又赏心。黄宾虹云:“江山本似画,内美静中参”,内美就是气氛、气质、气息、气势、气韵,包括笔墨精神,当然更指合乎规律,道德和熏陶的教育意义。内美从何而来?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画家不乏文采斐然的诗人,他们在用画笔描绘山水的时候往往揉入了许多写诗的情怀。而这种情怀不但影响了画面的构图,从意境上来讲也让画面如诗般美妙。如唐代王维就是开创诗画同体的第一有名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体不但增添了他在山水诗上的艺术风采,也让他在绘画上妙思特臻,绝迹天机。还如宋朝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常常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绘画时他将书法,文学与绘画融为一体,达到画内之境可描,画外之境难求的境界,被称为当之无愧的文人画掌门人。以上列举的都是著名诗人兼画家,其实也有不少画家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有名的诗句,但是品他们的画作,我们也能从构图中品出不少诗词意境。如我最欣赏的“留白”作品——南宋马远作的《寒江独钓图》,此画完美的展现了柳宗元诗《江雪》的诗歌意境。这幅画乍看之下平淡无奇,画面简单,色调阴沉,甚是寡淡。细品之下,画的整体结构很强,空旷的江上只有一艘小船和一渔翁在垂钓,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寒江”的冷峻之气,虽然船和人只有寥寥数笔,却刻画的细致入微,足见得“马一角”在构图的时候独特大胆的审美风格。诗画同体的创作方法不但在古代画家中流行,很多现代画家也参考诗词的意境创造中国山水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读毛泽东的诗词,觉得他对风景的描述色彩斑澜大气磅礴,往往展示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许多画家都曾以毛泽东诗词构图山水画,如傅抱石、关山月绘的《江山如此多娇》,画面构图以云海展现莽莽神州大地的气象万千,又以一轮红日照耀着若隐若现的山川河流,长城逶迤,黄河奔腾,珠峰高耸,无不象征着祖国山河的雄壮辽阔。又如李可染绘《万山红遍》,采用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以大量朱砂积墨画,渲染出满目红山,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

欣赏中国山水画构图,你会发现中国画艺术理念的开拓离不开诗词文化的浸润,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因此,我们要懂得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旗杆,使中国山水画不但能传承历史,更能焕发新颜。

(作者单位:海丰县海丰中学)

略谈中国山水画构图中的诗情词意 1,655,574,323,000 0c0a8ef340da4f2fa7e8f4e12287536d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