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教育 -- 教研
幼儿园水墨教学实践探究
  • 2023-03-25 08:56
  • 【字体:    

○李雪静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浓郁的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可随心挥洒、可点滴成花、画线为树,适合幼儿以童心之趣“玩”出韵味。在大力倡导新思维教育的背景下,借助水墨画,能反映出幼儿丰富且有趣的内心世界,同时促进儿童在心理、年龄特点下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游戏中体验童趣,收获成就感。

一、融合—经验为基础

国画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独特艺术,它以纯粹的绘画形式、简约的绘画工具、表现形式的多样、写意写实结合的呈现,突破时空束缚,可以随心绘之、任意挥洒,与儿童画特点极为相同,因此更容易让幼儿喜爱。

幼儿眼中的世界、思维、甚至想法都与成人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对于国画的认识与感受也更为不同。在提倡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对艺术追求和向往,在新颖的绘画材料提供给幼儿,创设一个舒适的空间、丰富多层次的国画环境,能促使幼儿的童心完整地呈现,并从中收获乐趣。

幼儿水墨国画是艺术领域突破的创新策略,能根据幼儿当下心境表现出多样的形式作品,并用水墨使用的方式不同均能变幻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国画教学中,应注重幼儿的“前期经验”。阿德勒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已形成个体的生活风格,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个体在幼儿时期虽然年龄较小,但也是行为主体,具有幼儿自己的主观思考意识与表现行为。例如:在操场里,孩子们发现蚂蚁,对“蚂蚁”这一昆虫,孩子是有一定经验,通过孩子的观察、思考在《我发现的蚂蚁》国画课程上,孩子们结合在生活中发现的蚂蚁,通过想象力与孩子独有的理解方式,绘画出来“有的蚂蚁在找食物、在交流、在比赛、在搭建王国”等各种具有孩童想法的作品。

幼儿学习知识应该与幼儿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如果孩子的概念不是基于丰富的亲身体验,将很难进行抽象推理。

二、认识—独特的“我”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目前大部分地区对艺术理解就是“照葫芦画瓢”,传统教育背景下大人们会以自己强烈的主观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破环其幼儿原生对艺术独有的创新能力,这种被动的模仿、强调复刻印刷的教育模式会让孩子迷失自己,失去天然的独特性。而中班的孩子更喜欢尝试“泼墨”,将自己的想法挥洒纸上,墨如泼出,这时教师可延申到墨晕法;大班的幼儿喜欢细致描绘,利用黑墨勾线,再用彩墨进行填色,教师便引导了解勾染法。国画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幼儿贴切自己作画风格进行创作。孩子就是在这个给过程慢慢去了解国画和学习国画的,也是孩子主动探索发现艺术之美的学习机会。

三、材料—创新的“形式”

(一)让幼儿感悟水墨国画创新的绘画方式

所谓“幼儿教育创新”,并非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而是一个人格特征,是综合体现,幼儿国画教育创新面向幼儿,应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启迪创新思维。而幼儿更容易接受、学习,在国画创作中,国画的线条可直可弯、可形象也可意境,没有规范化也没有准化规则,结合时代特点对于国画选取材料、工具应着重突出幼儿需要的年龄特点选取富有“可玩性”、“新颖性”、“多样性”绘画材料。如孩子生活所能搜集获取的工具:石头、树枝、落叶、棉签、蔬菜头、线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方式不再是优先考虑于教师,而更多的辅助孩子更好的掌握本领。

(二)利用多种感官欣赏、感受美

幼儿在日常感受艺术之美的认知上,通过事物本身形象是比较片面,也仅仅单一进行诠释,而随着科技发达,在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上跟数码设备有了更好的融合,幼儿认识事物往往是通过声音、听觉、视觉等呈现直观形象去认识事物,而多媒体技术为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专业的支持,其中包括模拟国画绘制过程、播放国画绘画视频、欣赏来自不同作者的优秀国画作品。最主要的在多媒体还能模仿实际国画毛笔绘制效果,实现动画绘制,不再一如既往的依赖笔墨纸进行授课,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能使幼儿保持对国画课程的热爱,这也是多媒体才能够带给孩子在国画上不同的体验。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对于国画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方法数不胜数, 对于教师而言,除了传授技巧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幼儿而言,水墨国画艺术意不在于都要培养成画家,而是提升幼儿对生活、对艺术的审美能力,要真正落实于感受其中韵味、体验国画带来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中心幼儿园 )

幼儿园水墨教学实践探究 1,679,676,965,000 fa0ac4771eca4a47981e3def7b437ce4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