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品清湖
几丛芭蕉
  • 2021-10-17 10:36
  • 【字体:    

●林剑峰

从教室往窗外望去,满满的一窗芭蕉阻隔了视线,对面的教室只有在风吹的空隙间才可看见。满窗的芭蕉如在画中,绿色的廊子也融进这一片绿意中,一时间,关于那些年的青春和那些青葱岁月占满了整个回忆。

建校十八年了,芭蕉与校同年,与校同在,曾经浮动的岁月,跳跃的青春,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都化作这眼前的绿,恰似生命的勃发,在无限滋长着。

十八年前,教学楼于荒野间拔地而起,那一年的暑假,我们与芭蕉同期进驻,青涩与稚嫩共存这青绿的草坪间。夜里,AB楼环形的钢筋水泥构筑成一个个灯圈,在空旷的天幕下尤为明亮。

我们住四楼的大教室,按现在芭蕉的高度,刚好平视。那时的芭蕉不过比野兰个头稍大,插在中通道梯口背面的黄土上,毫不起眼。一楼教师办公室就在芭蕉右侧,每个课间我们都站在门口,偶尔也站在芭蕉面前,却不是看芭蕉,而是守望自己的班级。一圈的班科任老师,和一小排领导,围住整个课间,楼上是一圈圈的学生,那景致,如卞之琳在《断章》中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只是那时,没这么有诗意。即使有,也是苦累拼成的诗。

诗意的年纪通常没有诗意,过去不懂,芭蕉懂;现在我懂,芭蕉也懂。

第二年,我们更上一层楼了,办公室搬到对面三楼,办公室里开始安装了电脑,信息技术先进的同事申请了QQ,也帮我申请了,却不知要干嘛,偶尔面对面开个玩笑互发个信息,然后挂在线上成了一怪物,终于,六位数的QQ了无踪迹,若干年后的今天,依稀还可听见QQ上线的嘟嘟声,和信息提示的咳嗽声。长久的搁置,早已生发为陌生,就如我们眼皮底下的芭蕉,熟悉又陌生。何尝不像日常中匆匆而过的照面?何时,同个空间里的人也成了视线里可有可无的“景物”,却非一番景致,嗟乎!课间,看芭蕉最顶部几片稀疏的叶子,于人声的喧闹中飘拂,扯回来看又像我们的青春。空叹一回青春若梦,岁月却成不了诗。

“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愁归愁,羞归羞,春雨中的芭蕉其实是惹人爱的。牛毛细雨挥洒在叶片上,悄无声息地划出道道新痕,雨后叶片如洗,有种“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感觉,绿嫩嫩的,透着光亮,实在可人,如张载诗: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春雨,或许就是芭蕉的梦。

夏秋之际,最是骤雨惹人急。急促的雨点打在蕉叶上,劈啪作响,若是傍晚,惹得人心烦意乱。遇上风雨交加时刻,梯口处的风便如孙悟空借了假扇子在火焰山乱窜一般,芭蕉呢,躲躲闪闪,不停摇晃。我总担心它会被大风吹落摧垮,但每次风定天晴,总好好的,偶尔叶子会欹斜,大致上并无大碍。我想起电影里的太极模样。太极二字蕴含“变化”,所谓:物极则变,变则化。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我猜想,雨骤风疾时,芭蕉可能耍起了“太极”;如此,风来飘摇,雨来随流,以摇摆化解正面攻击,借力卸力。呵,万物皆有法,何惧风和雨。

然而,我还是低估了它的刚毅;即使蕉叶被摧毁,根还在地下,一段时间后又蓬勃生长起来。现在的芭蕉,根部粗壮如钢木,铁扇铜茎,撑起是一把伞,排开是一堵墙,早已不怕风雨了。

片刻的回忆,穿越十几年,青春和岁月浓缩在帧帧画面里。我走出教室,站立走廊,在灯火月光辐射的天幕下仰望芭蕉,已不见当年模样。这些年,在微风细雨的润泽下,都褪去了当年稚嫩的颜色,青的更青,绿的更绿。在一片青草地上,以环形楼梯为背景,巍巍然矗立着,一丛绿意攀旋而上。

教学楼前有两座塑像,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芭蕉。一个精神传承,一个青春引领。

几丛芭蕉 1,634,409,413,000 48a0d412e5664356b4a87b46f7b7a89f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