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文化信息
【文化强市建设】可塘镇史馆:深厚的文化底蕴
  • 2022-11-06 10:29
  • 【字体:    

海丰县可塘镇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突出文化元素,规划设置了可塘镇史馆展厅、综合文化活动室、音乐室等区域。近日,记者前往采访,赞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可塘镇名胜古迹颇多,尤以宋溪、可塘古城墙遗址、龙牙营寨遗址等为著名。

宋溪,当地群众称为直渠溪,位于可塘镇宋溪头村。海丰旧有东、西溪之分,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南逃至此,水路不通,遂令兵士凿通东西溪,以通船只,故名宋溪。宋溪周围留有很多宋迹,如宋溪头村西郊200米处的“宋王山”是一个圆形的小山包,宋端宗君臣曾驻扎于这小山上,故得名“宋王山”。传说当地百姓曾用在东溪捕捞的“白仔鱼”煮汤敬奉宋端宗佐餐,当时适逢白仔鱼的鲜肥季节,鱼汤泛起一层金色的油珠,鲜甜可口,宋端宗连声夸奖说:“此真乃玉饭佐金汤!”。在宋溪东边5里还有“宋师岭”。当年宋军在该岭筑土为阶以通兵,由此得名,其岭长500多米,原路面宽仅2米,解放后加宽至4米,并掘高填低,现路面较平坦。

可塘古城墙位于可塘圩内,南北走向,据考证,地基至3米高处为明城墙,3米以上为清城墙。该城是集贸易、居住于一体的圩城墙,相传有三个城门,即前门、侧门和西门,目前只存西门,门坐东向西,这给研究可塘圩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龙牙营寨遗址与明清鼎革时苏成苏利在碣石割据称王的历史有关。苏成苏利为类似于吴三桂的人物,但在清廷颁布“迁界令”时,高举抗迁大旗,为民众所拥护。苏成苏利势炽时,曾在海丰(当时海、陆未分县)境内建立龙牙寨(在可塘)、坎钟山营寨(在八万)、狮地山营寨(在大湖)等多处壁垒。龙牙寨位于海丰可塘可北龙牙村,现遗存寨墙长30多米,残高2.1米,厚0.6米;寨墙中间连一炮楼,炮楼长4.7米,宽3.7米,残高4米;炮楼和寨墙均为灰沙夯筑,其中设有许多炮眼和射击孔。营寨东北面山坡,有“老苏兵”操练的练兵场。当地群众历代相传“老苏兵”抗清的故事。

所谓人杰地灵,历史上可塘出过官至知府的林南、官至同知的方鼎等人物,更有在民间影响甚大的“海举”黄汉宗。

林南,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举人,初任刑部司务,升员外郎,补知淮安府知府,官秩正四品。从官多年,始终以廉洁自律,衣食起居惟淡泊持身,不以势凌人,任满回梓,两袖清风。可塘镇上达村林氏祖祠如今还悬挂着“廉洁名卿”匾额,系当时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总代表朝廷的封赠。

方鼎系可塘镇双桂村人氏。方鼎,号牧村,字文惠,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副贡生,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举人,历任福建省南安县、光泽县、古田县、晋江县、漳浦县、诏安县六个县的知县,后升任台湾澎湖海防分府同知(从六品)。方鼎重视伦理教化,他在晋江任上,还主持编修了67万字的《晋江县志》,于乾隆三十年(1765)刊布,填补了该县史志空白。据清同治版《海丰县志》等记载,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方鼎之孙方奎光(字长衡),中式癸酉科恩赐举人。双桂本是古山名,因一个村出了两名举人,后人附会为“双贵”。

黄汉宗是可塘镇黄厝港村人。道光年间乡试高中第19名举人。论才学文章,本可以继续升攀、平步青云,然其时朝政腐败,豺狼冠缨,黎民士庶苦不堪言。黄汉宗看到官场黑暗,不愿为官,委身乡里。为里人鸣不平,为乡梓抗恶吏,为官庙堂院题诗联,为婚丧嫁娶写词章。几凡民间诉讼,族姓纠纷以至历史冤结等疑难杂事而不得解者,都找他代笔代言,出面解决,他鉴于公理正义,亦乐意帮忙。

可塘的非遗传承由来有自,除了拥有多个白字戏、西秦戏戏班外,尚有罗山麒麟狮(省级非遗项目麒麟舞的组成部分)、罗山拳等代代传承,影响较大。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文化强市建设】可塘镇史馆:深厚的文化底蕴 1,667,672,941,000 3b9a1506c0b84c2f9c960d1d8b37b5b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