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文学专题
镜鉴的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 ——写在鲁迅诞辰141周年纪念日之际
  • 2022-09-25 09:32
  • 【字体:    

黄俊杰

“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可谓是鲁迅的人生写照!

141年前的今天也即1881925日,鲁迅诞生了。在那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旧中国,鲁迅以文艺为工具,开启了为人生、救国民的一生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彰显了镜鉴的作用。

今天,我们处在新发展阶段,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鲁迅依然是一面镜鉴。我们需要研究鲁迅,言说鲁迅,纪念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精神,弘扬他的精神财富,打造一种伟大的“民族魂” ,提高文化自信,强化精神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借用鲁迅的话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同时,他指出:“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品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不难发见,鲁迅“用文艺救治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的人生观,鲁迅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大情怀,是如此真实与美丽。

这种精神镜鉴的作用,无不充满着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

现代中国的圣人

精神镜鉴不能消解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既要“知人论世”,又要“知世论人”。鲁迅的一生,分别历经清政府、军阀政府与国民政府。他曾是晚清政府派遣留学日本的“海归”派,也曾是民国初年的教育部官员。鲁迅的时代,中国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艰巨而漫长的社会转型与思想嬗变。各种思想相互交锋碰撞,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社会动荡不安。鲁迅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危险与不稳定的年代。  

然而,鲁迅虽然活在那个时代,但他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他以其独立积极的精神理念,彻底警醒,深刻觉悟,自我革新,率先在思想界文化界完成了一个传统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给上世纪中国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带来了先声,他成为了一代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先驱。

我们知道,作为思想界的战士,鲁迅一直是以一种自我的、个性化的方式、凌厉地来表达思想自由的风格,他所说的“一个也不宽恕”,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异己者的思想自由,也不意味着对异己者的仇视与记恨。窃以为,对于迫切需要一场自我转型与自我革新的那一代读书人来说,鲁迅的这种“不宽恕”不仅是针对他自己的论敌,而且也包括他自己。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决非私怨。”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觉”与“觉他”,是一种对公共话题、公共利益的坚守与维护。

早在1937年,毛泽东主席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就明确地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文化界中一些号称后起之秀的后现代主义者、自称“新生代”的作家诗人,风行一时。他们标新立异,用世俗的、偏激的眼光,消解理想,消解英雄,消解正面典型,否定鲁迅迫切想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否定鲁迅所塑造的阿Q形象以及对阿Q的批判, 否定鲁迅一针见血揭示出五千年封建社会 “吃人 ”的本质,“就觉得他正是‘乌烟瘴气的鸟导师’。”他们认为“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 , “不宽容”、“心胸狭隘”、没有“绅士风度”,迫不及待地要搬开鲁迅这块挡在他们前面的“老石头”,要以“消解鲁迅”“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以标榜自己所谓的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窃以为,打击名人,这大抵是为了造成公众影响以引起轰动效应、让自己出名出彩。 

二十一世纪之初,鲁迅与鲁迅作品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比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的鲁迅作品篇目被删减了一些。这种情况,立即在文学文化界甚至在社会各个层面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以至于形成了新世纪初期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  鲁迅与鲁迅作品是否过时,在笔者看来,鲁迅作品中蕴含的忧患意识,批判、自立、自强的精神,并没有过时。今天,想要读懂鲁迅与他的作品,就先要对其创作背景、思想感情以及他自己的个性体验等具有整体的把握,然后,从新时代的主流思想、主流精神与主流的道德价值评判切入,寻找契合点,用科学的态度,用客观的方法来全面、准确地理解鲁迅,从而帮助我们屏弃身上的缺点,发扬身上的优点,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勇猛前进。因此,鲁迅作为镜鉴的作用,就具有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无法被消解。

鲁迅的方向

精神财富历久尤新

之所以鲁迅的形象无法消解,是因为,鲁迅留下了闪光的精神财富。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又给文学的性质与鲁迅一个非常明显的界定,明确提出:文学是一种服务与教育工农兵的武器;鲁迅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因此,文学与鲁迅自然就成为一个服务人民大众的普及性命题,成为了关于鲁迅的继承与弘扬、乃至文学的创作与提高等问题的一个前提性的指导原则,影响着当时与今后。

从这一层面出发,笔者以为,鲁迅闪光的精神财富, 今天即使老调重弹,也依然充满着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 “立人”与“人国”思想。

陈独秀曾说过,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人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曾涌现出一批思想巨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对本民族的人们与在其之上的国度进行深入的思考,破题与解答尤为深刻。

鲁迅首先从个体切入来剖析自己。他说:“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大半也因为懒惰罢,往往自己宽解,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

在这种反省下,他感悟到必须有人文精神上的中西共铸、古今兼用的“中间物”的激活,清楚自己应当“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一定要做一个“张大个人之人格”之人。

由己及人,鲁迅又从全局的层面来审视国人。在《摩罗诗力说》等文章中,鲁迅早就提出“立人”与“人国”思想,并提出这样一段至理名言:“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即是说,每个人首先在于审视自己,也必须了解他人;相互比较周全合宜,才能产生自觉。这段话与老子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最为贴近。因而,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做一个“真的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作品中,“立人”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他的杂文,也每每切入这一主题,让人过目不忘。

他在最早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人的根柢”与“中国根柢”作了深刻的拷问与解剖,把四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二字,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出旧中国旧社会既没“立人”,更无“人国”。此后,鲁迅的创作就以《狂人日记》为中心,从“立人”出发,向外辐射展开,去寻求民族灵魂根柢上的全面觉醒,“通过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力图全面恢复民族的个性”。《阿Q正传》正是最典型的一篇作品。它以敏锐触角,通过对活在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之中的绍兴农民阿Q的奴性与愚昧,一味显示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胜利”这一人性劣根的批判,展示以阿Q为代表的 “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揭示出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图全面恢复民族的健康积极的个性,屏弃每个人骨子里固有的“奴性”与“劣性”。即使在今天,我们仍能看到周围各种类型的阿Q

建立在“立人”的理念之上,鲁迅进而又以创新思维、远见卓识,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独到地推出了“人国”思想。

在他看来,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沙聚之邦”,在沙聚之邦里,“ 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这是跟不上世界潮流的,是非常落后的。倘若“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因此,“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即是要建立一个区别于皇权专制或者封建专制的民主文明的“人国”,“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使得“且社会民主之倾向,势亦大张,凡个人者,即社会之一分子,夷隆实陷,是为指归,使天下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荡无高卑。”“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


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他创作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努力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倡者与先行者,这就能给我们国人带来改变自己与解放自己的精神坐标。

二是 “人民性”与“孺子牛”理念。

鲁迅曾经深情说过:“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地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他在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时有一段话,我觉得就像是在说他自己:“他所爱,所同情的是这些,——贫病的人们,——所记得的是这些,所描写的是这些;而他所毫无顾忌地解剖,详检,甚而至于鉴赏的也是这些。”


鲁迅就是这样,心地最善,悲天悯人,充满“人民性”与“孺子牛”情怀,十分同情劳动大众,关心社会最基层的人民,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人民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以“孺子牛”情怀,将对人民的热爱贯穿始终,及时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呼吁与呐喊,苦苦奋斗了一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心声,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从《狂人日记》的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开始,他的创作就与底层人民分不开。他曾经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劳动大众底层人民呐喊疾呼的创作目的,使他笔下的人物尽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这样一些最普通的人,展示的尽是他们这些最普通人的悲剧命运。

鲁迅爱他们,也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做“真的人”,立“人的国”。这种爱民爱国的情怀成为他自身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引导着国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三是 “民族魂”与“硬骨头”精神。

作为一个思想家,鲁迅是自主的,也是民族的。他深邃地探索国人的精神现象,深刻反思国人的性格,集中全力勾勒国人的精神特征,同时又积极地为国人提供自我警醒、自我改变、自我进步的方法与途径。他认为:“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的“民族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硬骨头”上,而“硬骨头”又鲜明地在他的战斗性中显露出来。不管在反动统治笼罩下的多么黑暗与压抑的生态环境下,他都敢于发出“永远的革命者”的呼唤,敢于做一个“真的勇士”。 在他的思想范畴里,“革命”是与“改革”、“不满足现状”、“批判”、“反抗”、争取“沉默”的国民的基本权利、个性的张扬、社会的发展等命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在《这样的战士》刻画了一个“走进无物之阵” “举起了投枪”的战士。因为是这样的战士,鲁迅愿意“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因为是这样的战士,鲁迅在“忍看朋辈成新鬼”时,敢于“怒向刀丛觅小诗”; 因为是这样的战士,鲁迅敢于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并大声呐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凡此种种,鲁迅在自己的一生中,与强权苦斗,为弱者苦争;与丑恶苦斗,为美善苦争;与罪恶苦斗,为正义苦争,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这种“性格”,获得了毛主席的盛赞。毛主席指出:“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是“硬骨头”精神。在我看来,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思想与精神的独立自主性与主体性,是彰显出“立人”“人国”的思想核心,这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四是理性思考与韧性坚守的特质。

2006年,周海婴在 “上海书展”上作了《鲁迅究竟是谁》的讲演。他很迫切地希望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他觉得鲁迅值得现在的人们记取和学习的,应该还有这样的内容:独立思考。在我看来,作为真实的鲁迅,他不仅独立思考,还有着异于常人的韧性坚守。

为了改变本民族人们的精神,改造本民族人们的“劣根性”,鲁迅就有了理性思考与韧性坚守的特质,毅然走上“用文艺救治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的道路。

鲁迅的理性思考,是从一个个体自觉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负有完整责任的角度出发,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深入人性的深处去思考的,得出了很多鲜明而且有超越性的观点。在他的杂文中,他使用了不少负面的语言:中国社会只是“黑色的染缸”;中国历史只有两种:“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他在《狂人日记》中,把四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真是石破天惊!

在《野草》一书中,鲁迅的自我形象凸显在文本之上。这就是说,鲁迅是自觉地把批判的重担放在了自己身上的,他一个人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世界,以独立的理性思考,用刻画出的人物或意象,鲜明地来捍卫新文化的。更进一步地说,在满是深厚封建文化的国度里努力传播新文化新理念新思想,鲁迅的独立理性思考也意味着他的创新精神。比如,鲁迅用“吃人”两个字对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本质揭示,用“四大绳索”的捆绑揭示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等,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放射出理性的异彩。

韧性坚守是鲁迅的精神元素,它从态度与工作两个方面表现出来。所谓态度,就是他用一辈子来奋斗的改造国民性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志与态度。他为此坚守了一辈子,一直到他停止了思想。所谓工作,也从工作长度、工作强度两点来看。工作长度,就是指他有意拉长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 “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从不懈怠。所谓强度,就是指每日工作的辛劳与效能。鲁迅在他的《野草》中有这样的句子:“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那前面的“声音”其实也就是他自己内心的、想要启蒙和救赎本民族麻木人们的声音。这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持之以恒,进之以猛,把坚守贯穿于生命的整个历程,一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人生,就足以令自己欣慰的了。周海婴说过,我们理解的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他弥留之际,是没有什么悲哀痛苦的,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他尽可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且做得那么好,鲁迅在自我完成方面是足够欣慰的。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把自己做成,这是足以感到精彩的。

鲁研专家张梦阳称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其思想是“以改变人的精神为宗旨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学者王富仁也曾经这样认为。显然,从这一层面进入,我们今天可以更加贴近鲁迅,更好地解读鲁迅,更好地认识他所应有的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

彰显信仰之美

文化指向张大价值

其实,鲁迅是独特的。因其独特,他才超越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因此,毛主席称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

1996年,时任国家文物局长的张文彬代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在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并祝贺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40年的会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鲁迅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鲁迅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针对当时文坛的现状明确地指出:“新时期以来……由于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游戏人生,脱离现实,淡化政治,躲避崇高,刺激感观,张扬物欲的具有不良倾向的作品,甚至是政治倾向很坏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继承鲁迅文化传统中内在的精神血脉,高扬鲁迅作品中洋溢的华夏正气,把鲁迅思想遗产变成我们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就显得更为必要,更为迫切……”同年10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鲁迅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在致词中也指出:“六十年前,上海人民以一面‘民族魂’的锦旗,送走了中华民族的这位文化巨人。这次纪念大会在上海召开,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对鲁迅的纪念,对鲁迅精神的继承发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就意味着鲁迅具有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

然而,反观现实,我们不能不深感忧虑。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原所长资中筠在《21世纪的竞争重要的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一篇文章中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在生产、经济方面碰到的困难还是能够克服的,也是可以赶上去的,但十几亿人的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代一代人成长得很快,但国民素质不用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不容乐观的。而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国际竞争中人的素质考虑得不太多。”

此前,我们听到“我爸是李刚”的狂言;看到20119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 “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等10类……让人大跌眼镜,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而现在一些人为了钱,简直是不择手段,疯狂至极。商业社会中充斥假货、劣货、甚至毒货,骗人网贷、电信诈骗十分猖獗。更让人怒火中烧的是,竟然有人多年在南京举办充斥着日本右翼文化色彩的夏日祭活动,今年还网曝出一个寺庙供奉着日本战犯牌位,这样的举动,完全丧失民族的精神价值判断,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感情。可以说,这些事例折射出一些人的庸俗无礼、任性放纵,人性丧失、灵魂堕落! 而这,就是国民素质即“国民性”问题。从客观现实上看,现在我们的国民素质,亟需提高;根除困扰、阻碍我们民族进步的“劣根性”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需要在形而上的层面来反思自己,革旧鼎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纵观鲁迅一生,他正是以深邃的思想认知,努力创作出许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力以赴打造“民族魂”。

如今,我国已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的发展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与样板,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今天提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良好的道德规范与理论规则,更好地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导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这是增强中国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鲁迅当年的文艺救治初心就在于此,他孜孜以求的实践也就在于此。因此,鲁迅需要继承,也需要弘扬,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这个层面上,鲁迅将是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一定要烙刻“民族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挥鲁迅精神这一文化优势,争做中国的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镜鉴的时代价值与审美意义 ——写在鲁迅诞辰141周年纪念日之际 1,664,040,752,000 8e01c96a8ade47ef93bb416b45d8e3c6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